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全文

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

出处:《西山寒溪
宋 · 张耒
兹行颇閒暇,聊此山水间。
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
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
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
孤亭出屋背,石磴相牵攀。
迎客穷道人,俯偻须眉斑。
释子具粗粝,虽贫有馀欢。
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
山禽惯不惊,夏木秀且繁。
缅怀紫髯公,奠玉祠天坛。
豪强有遗韵,兴废无留观。
空岩一泓泉,引予掏清甘。
至人悲热恼,遗此消昏烦。
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
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
深谷晚易阴,快雨时斑斑。
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
念我亦閒人,屏居闭柴关。
不使倒珠玉,济我胸中悭。
之官亦漫浪,遇胜却盘桓。
平生据顽钝,信命傲忧患。
言归徒旅疲,就荫休征鞍。
却视来时舟,一叶系荒湾。

拼音版原文

xíngxiánxiáliáoshānshuǐjiān

xìngyǒusuǒxiérénchòuwèitóngyuán

shānbìngxiūjiànjiājiānlián

shānsōngmíngchàshǐjuéhán

tíngchūbèishídèngxiāngqiānpān

yíngqióngdàorénméibān

shìsuīpínyǒuhuān

dēng西shānzuòjiǔwān

shānqínguànjīngxiàxiùqiěfán

miǎn怀huáirángōngdiàntiāntán

háoqiángyǒuyùnxīngfèiliúguān

kōngyánhóngquányǐntāoqīnggān

zhìrénbēinǎoxiāohūnfán

cháfēishìjiāntiānshàngcāngyuètuán

wèiěrpēngyuèjiāochéncān

shēnwǎnyīnkuàishíbānbān

dànjiànjiádàosōnglóngrán湿shīcāngyán

niànxiánrénpíngguān

使shǐdǎozhūxiōngzhōngqiān

zhīguānmànlàngshèngquèpánhuán

píngshēngwándùnxìnmìngàoyōuhuàn

yánguījiùyìnxiūzhēngān

quèshìláishízhōuhuāngwān

注释

颇:相当、非常。
聊:随便、随意。
臭味:气味、志趣相投。
嘉木:美好的树木。
杉松:两种常见的高大乔木。
释子:出家人,指僧人。
粗粝:粗糙的食物。
缅怀:怀念、追忆。
紫髯公:对某位有胡子的尊贵人物的尊称。
豪强:有权势的人。
至人:道德高尚的人。
烹瀹:煮茶。
屏居:隐居。
济:帮助、补足。
漫浪:随意、无拘无束。
顽钝:愚钝、不灵活。
征鞍:出行的马鞍。
一叶:形容小舟。

翻译

这次行程很悠闲,就在山水之间随意漫步。
幸运的是,我有同伴同行,我们的趣味和源头相同。
山间溪流与深涧相伴,佳木丛生有菖蒲和莲花。
杉树松林回荡在古老的寺庙旁,我才感到溪水的清凉。
孤独的凉亭隐于屋后,石阶相连引导前行。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穷困的僧人,他弯腰驼背,白发斑斑。
僧人虽然生活简陋,但心中仍有富足的欢乐。
中午我们登上西山,山路曲折蜿蜒九折。
山中的鸟儿习以为常,夏日树木繁茂。
怀念那位紫髯公,我们在天坛祭祀以示敬仰。
历史的豪杰遗留下风范,兴衰变迁无需过多关注。
空旷的岩石下有一眼清泉,引我取水解渴。
智者悲叹世间的纷扰,这清泉能消除我的烦忧。
我泡的茶并非凡品,如天上明月般圆润。
可惜不能与你共享,只能清晨独自饮用。
山谷傍晚容易阴沉,阵雨时而洒落。
沿途只见夹道松树,雨水打湿了它们的枝叶。
想到我也算闲人,隐居山中,关闭柴门。
不让财富积累,只求内心满足。
做官也是随性而为,遇到美景便逗留欣赏。
我生性愚钝,相信命运,不惧忧虑。
旅途归来疲惫,找个树荫休息,卸下马鞍。
回头看去,来时的舟船已停泊在荒芜的岸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寒溪中漫步的情景,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世俗尘嚣的超脱。

“兹行颇閒暇,聊此山水间。”开篇即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绪,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

“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这里的“携人”指的是与诗人志趣相投的人,共同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清新气息,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其中“修涧”、“蒲莲”、“古刹”等词汇营造出一派清幽淡远之美。

“孤亭出屋背,石磴相牵攀。”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发现了一个隐逸之所,那些“石磴”构成了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生的景象。

“迎客穷道人,俯偻须眉斑。”这里写的是诗人对来访者的款待,以及那种在山林间不经意间流露的情致。

“释子具粗粝,虽贫有馀欢。”表达了诗人对佛家清贫自适的生活态度的赞同,即便是简单质朴的生活也能找到内心的喜悦。

以下几句:“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山禽惯不惊,夏木秀且繁。”则描绘了诗人午后攀登西山的情景,那蜿蜒曲折的小道和习以为常的山林生物,以及郁郁葱葱的夏日树木,都成为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缅怀紫髯公,奠玉祠天坛。”这里的“紫髯公”可能是对一位仙佛或者隐逸者的怀念,而“奠玉祠天坛”则是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神灵沟通的情感表达。

诗人随后写道:“豪强有遗韵,兴废无留观。”这几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无常和对那些曾经强大而今已成往事物的淡然态度。

“空岩一泓泉,引予掏清甘。”在一个寂静的山谷中,一股清泉流出,成为诗人心灵的滋润之源。

接下来的几句:“至人悲热恼,遗此消昏烦。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则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纷扰的悲观,以及通过品茗来净化心灵、超越尘世的情怀。这里的“苍月团”形象美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和清澈。

最后几句:“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深谷晚易阴,快雨时斑斑。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界中变化无常却又自有节奏的景象的观察。

“念我亦閒人,屏居闭柴关。不使倒珠玉,济我胸中悭。”诗人自认为自己也是闲适之人,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不让世俗的喧嚣打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