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
出处:《戊午吟》
明 · 高攀龙
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
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
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
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
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
鉴赏
此诗《戊午吟(其二十)》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修身养性、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首句“学人须自立根基”,强调了个人修养的基础性,指出学习之人应当首先建立稳固的道德根基。接下来,“三戒当先谨独知”提示了修身的关键在于自我约束,特别是要警惕并避免三种不当行为,即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和自律。
“无分少壮老异境”,意指无论年龄大小,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一致的道德标准。接着,“一于财色斗严持”则告诫人们在面对财富和美色诱惑时,要严格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物所动。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运用自然界的形象,将人的内心比作稳如泰山的五岳,外在的危险比作汹涌的九河,强调了内心坚定与对外界诱惑的防范。最后,“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总结了主旨,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独处之时,内心都应保持一致,如同纯净的玉石和坚固的黄金,不会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损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道理,教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坚毅,是一篇富有启示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