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茶叶昆山歌,专诸骨董刻丝梭
出处:《渔鼓词四首》
明 · 徐渭
虎丘茶叶昆山歌,专诸骨董刻丝梭。
明月大家消一看,焉能人娶一嫦娥。
明月大家消一看,焉能人娶一嫦娥。
鉴赏
这首诗《渔鼓词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
首句“虎丘茶叶昆山歌”,以虎丘的茶叶和昆山的歌唱为引子,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地方特色与艺术交融的故事。虎丘,苏州名胜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昆山,则以昆曲著称,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代表。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暗示了不同领域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次句“专诸骨董刻丝梭”,专诸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刺客,这里借指珍贵的文物或艺术品。骨董,即古董,泛指年代久远、具有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物品。刻丝梭则可能是指一种精细的手工艺品,通过梭子在丝绸上进行复杂的图案编织。这一句通过专诸、骨董和刻丝梭的并列,营造了一种高雅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暗示着对珍稀之物的欣赏和对技艺的赞美。
后两句“明月大家消一看,焉能人娶一嫦娥”,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明月,象征着纯洁、美好和永恒,是人们常用来寄托情感与想象的意象。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触及的遗憾,似乎在说即使明月再美,也无法真正拥有,如同嫦娥一般,只能遥不可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小景与历史文化的深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