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出处:《题春台观》
唐 · 薛逢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
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晦苍苍:形容松柏颜色深暗。仙坛:供奉神仙的平台。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形状似山峰。
降真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苔侵:青苔侵蚀。
上方:原指天空或山顶,此处指原来的位置。
洞天:指仙境。
刘郎:典故中的刘晨、阮肇,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宫殿前的松柏显得阴郁深沉,杏树环绕着仙人坛,流水环绕着走廊。额头上挂着露珠的匾额写着‘精思院’,香烟缭绕的博山炉散发出降真香的气息。
古老的石碑被青苔侵蚀,往事变得模糊不清,云雾缭绕的中峰已找不到原来的顶部。
我打算沿着溪流赏花游玩,这仙境还有谁能像刘郎一样期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感慨。首句“殿前松柏晦苍苍”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庄严肃穆的环境中,那些古老的松柏树在皇宫之前屹立,显得十分苍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笔锋一转,通过“杏绕仙坛水绕廊”,展现了宫廷内庭园中的美丽景色,杏花如同仙境般围绕着台阁,而清澈的流水环绕着回廊,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幽静而美好的世界。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只停留在表面的美好之中。接下来的“垂露额题精思院”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忧虑,似乎是在探讨着某种深刻的问题或历史事件。而“博山炉袅降真香”则是对修炼术士寻求长生不老之法的一种描绘,或许也是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烦恼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思与迷惘。古老的碑石被苔藓所覆盖,而那遥远的云雾似乎也掩盖了人们对于过去荣光的记忆和方向。
最后两句“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诗人表达了一种逃离现实、追求自然之美的愿望。这里的“刘郎”可能是指某位隐士或有道之士,而非特定历史人物。这两句也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融合了宫廷景观描写、历史追思与个人情感表达为一体的诗篇,它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