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城北忽相逢,倾盖论情一何喜
出处:《送丘黄门甥林士元归闽》
明 · 陈维裕
南闽九月天尚热,北京九月寒将迫。
北居南人却忆家,一日梁桥几人别。
君家旧住闽山陬,柴门流水清且幽。
薰风琴韵林间石,清昼书声松下楼。
黄门舅氏真儒者,每日相亲情更雅。
春山载酒共追随,曲几新诗兴来写。
一从去作青琐郎,螭头载笔侍君王。
几年会面不可得,万里相思道路长。
相思万里情无已,跋涉担簦游帝里。
都城城北忽相逢,倾盖论情一何喜。
朝回日日相欢娱,花下酌酒斟满壶。
长安晓月随吟步,公邸春风拂坐裾。
寸心乍伸欢未久,又向都门惜分手。
满天秋气尽白云,几处微霜脆疏柳。
男儿读书须成名,看汝骨骼何峥嵘。
相期折桂朝金阙,还言似舅即贤甥。
北居南人却忆家,一日梁桥几人别。
君家旧住闽山陬,柴门流水清且幽。
薰风琴韵林间石,清昼书声松下楼。
黄门舅氏真儒者,每日相亲情更雅。
春山载酒共追随,曲几新诗兴来写。
一从去作青琐郎,螭头载笔侍君王。
几年会面不可得,万里相思道路长。
相思万里情无已,跋涉担簦游帝里。
都城城北忽相逢,倾盖论情一何喜。
朝回日日相欢娱,花下酌酒斟满壶。
长安晓月随吟步,公邸春风拂坐裾。
寸心乍伸欢未久,又向都门惜分手。
满天秋气尽白云,几处微霜脆疏柳。
男儿读书须成名,看汝骨骼何峥嵘。
相期折桂朝金阙,还言似舅即贤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维裕对远行归乡的外甥林士元的深情送别与不舍之情。通过对比南闽与北京的季节变化,展现了南北两地的不同气候和生活情境,同时也反映了外甥对家乡的思念与回忆。
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外甥在故乡的生活场景:门前的小溪潺潺流淌,环境清幽,林间的风吹过,仿佛带着琴韵;松下的书声,透露出宁静而充满学问的气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故乡的美好,也体现了外甥在家乡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外甥的家族背景,称其舅父为“真儒者”,表达了对外甥家族文化的尊重和对其个人品质的赞赏。春日里,外甥与家人一同出游饮酒,享受自然之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甥离开家乡,成为朝廷官员,与家人的相聚变得稀少。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能常相见的遗憾。尽管相隔万里,但思念之情却无止境。
最后,诗人鼓励外甥要努力读书,追求功名,期待他能像舅舅一样成为杰出的人才,并希望将来能再次相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整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