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悠然每独笑,物我两皆忘全文

悠然每独笑,物我两皆忘

出处:《小庵诗
宋 · 孔平仲
甃石为道,旁植冬青不死之灵草。
跨水为桥,上有百年老木之清阴。
小庵又在北墙北,花竹重重深更深。
公馀竟日无一事,卜此佳趣聊栖心。
明月为我迟迟不肯去,清风为我淅淅生好音。
阒然宴坐如涧谷,乐以真乐非丝金。
君看此庵亦何有,架竹编茅容侧肘。
人生自足乃有馀,不羡檐牙切星斗。
朝携一筇杖,暮炷一炉香。
悠然每独笑,物我两皆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静谧的小庵,环境清幽,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庵周围石道、冬青、老木、月光、清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小庵内,诗人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心充满真乐,不需外物的点缀。

“甃石为道,旁植冬青不死之灵草。跨水为桥,上有百年老木之清阴。” 开篇即描绘了小庵的入口,石道蜿蜒,冬青环绕,水桥横跨,老木遮荫,自然景观与建筑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小庵又在北墙北,花竹重重深更深。” 进入小庵,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其内部的布局,花竹环绕,层层叠叠,更显深邃与神秘,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

“公馀竟日无一事,卜此佳趣聊栖心。” 诗人在此度过闲暇时光,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安宁与满足。

“明月为我迟迟不肯去,清风为我淅淅生好音。” 明月与清风成为诗人的伴侣,它们的陪伴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愉悦与自由,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默,只为倾听这自然界的美好乐章。

“阒然宴坐如涧谷,乐以真乐非丝金。”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诗人独自宴坐,如同置身于山谷之中,内心体验到的快乐源自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而非物质的追求。

“君看此庵亦何有,架竹编茅容侧肘。” 小庵虽简陋,但足以容纳诗人的身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追求和对物质的淡泊。

“人生自足乃有馀,不羡檐牙切星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人只要内心满足,便无需羡慕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节制。

整首诗通过对小庵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肯定,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