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
出处:《读阮籍咏怀十七首》
宋 · 李涛
人生天地间,如花开春时。
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
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
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
感慨怀辛酸,似未达天理。
既好王子乔,又恶轻薄子。
善善又恶恶,好生而恶死。
如何得徽称,口不挂臧否。
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
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
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
感慨怀辛酸,似未达天理。
既好王子乔,又恶轻薄子。
善善又恶恶,好生而恶死。
如何得徽称,口不挂臧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地间:世间。花开春时:春天盛开。
晴即:晴天时。
离披:凋零。
上苍:天意。
汝花:你的生命。
显允:显著而被认可。
阮嗣宗:阮籍。
放达:豁达。
十七诗:十七首诗作。
辛酸:痛苦。
天理:自然法则。
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
轻薄子:轻浮之人。
徽称:美名。
口不挂臧否:不轻易评价他人。
翻译
人在天地间,恰似春天花开。阳光下欣欣向荣,雨中则零落飘摇。
晴雨皆由天定,你花儿何须悲伤。
阮嗣宗为人坦诚,世人都赞赏他的豁达。
独自忧虑愁苦,写下这十七首诗。
满心感慨辛酸,似乎未能领悟天道。
既爱王子乔的仙风,又厌弃轻浮之人。
善恶分明,喜好生命,厌恶死亡。
如何能得到美誉,从不随意褒贬他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开篇“人生天地间,如花开春时”两句,描绘了人生如同春天里绽放的花朵,美好而短暂。紧接着,“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表达了一种顺境逢迎的生活态度,阳光明媚时便感到荣耀,遇到阴雨则选择离开,披露了人在遭遇不同环境时的适应性和脆弱性。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两句,则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生命易逝的一种哀伤。接着,“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一句,似乎是在赞美某位人物(阮籍)的高尚品格和超脱世俗的胸怀。
“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表明了这首诗是由十七首组成,而这些忧虑思考深深地伤害着内心。紧随其后,“感慨怀辛酸,似未达天理”则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触及宇宙根本规律的一种自我反省。
最后两句“既好王子乔,又恶轻薄子。善善又恶恶,好生而恶死”,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态度:既欣赏高洁的品行(如王子乔),也厌恶浅薄的人性;同时,对于善与恶、生与死都持有矛盾的心情。全诗通过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在面对生命和宇宙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深刻的情感宣泄,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探讨了人生、善恶、生死等重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