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出处:《卢鸿》
元 · 范梈
在昔有志士,隐居嵩高峰。
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
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
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
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千载已相从。
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
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
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
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千载已相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志士卢鸿的形象,他选择在嵩高峰隐居,以高尚的德行和正义影响四方,犹如人中之龙。当朝廷寻求贤才治理国家时,他被天子召唤,但最终选择离去,其决定显得从容不迫。他在山岩上建造茅堂,周围环境清幽,尽管身处简陋,却因其道德品质备受世人尊崇。他登山采药,与自然融为一体,拒绝了尘世的污浊,常常在紫色烟雾中发出深沉的啸声。他虽然未能与圣明的君主共事,但仍无愧于高位厚禄。诗人范梈表达了对卢鸿这样的人格景仰,希望在千百年后能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物出现,追随他的精神。整首诗赞美了卢鸿的高洁情操和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