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出处:《《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 其四》
宋 · 苏轼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注释
朱楼:深红色的高楼。深处:楼内深处。
日微明:天色微亮。
皂盖:黑色的车盖,古代官吏出行时使用的。
归时:回来的时候。
酒半醒:喝得半醉。
薄暮:傍晚时分。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
去尽:都离开。
碧溪:清澈的溪流。
青嶂:青翠的山峰。
螺亭:形状像螺壳的小亭子。
翻译
深红色的高楼里,天色已微微发亮。官员乘坐黑色车盖的马车归来,酒意还未完全消散。
鉴赏
此诗描写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开篇“朱楼深处日微明”两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谷晨景,朱红色的楼阁隐藏在树木间,阳光透过云层和枝叶,柔和而不强烈。
接着,“皂盖归时酒半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皂盖,即古代的马衣,这里用来指代归来的行者,而“酒半醒”则透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此刻,时间也缓缓地流逝。
“薄暮渔樵人去尽”一句,则将画面的视角转向远方。薄暮时分,渔樵(指打鱼和砍柴的人)们的身影已经不见,只留下了空寂的山谷和逐渐降临的夜色。
最后,“碧溪青嶂绕螺亭”则是对景象最深处的一种描摹。碧溪流水清澈,青嶂指的是青苔覆盖的山峰,它们共同环抱着一个叫做螺亭的地方。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画家对空间构图的巧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开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此,可亲身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