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
出处:《答张奉议》
宋 · 王安石
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
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
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
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
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五马:指五位开国功臣。渡江:长江。
开国处:国家建立的地方。
一牛:象征力量或震撼。
作庵人:修行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结蟠:编织盘绕。
茅竹:茅草和竹子。
方丈:一丈见方的空间。
穿筑:挖掘和建造。
沟园:花园。
未过旬:不到十天。
久欲忘:长久想要忘记。
言语道:语言和表达方式。
句文身:诗句刻在身上。
何物:什么东西。
堪酬对:能相匹配。
棒喝:严厉的批评或激励。
不亲:不再亲近。
翻译
在五马渡江开创国家的地方,一头牛的吼声惊动了土地,成为修行人的禅房。简陋的茅竹小屋仅有一丈见方,挖掘和建造花园还没满十天。
我长久以来想忘却言语之道,而你今日来访,看见我诗句刻在身上。
思索着什么能与你的才华相匹配,如今的激励和批评都不再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两句,通过对历史上著名战役地点的提及和一头牛在野外叫唤的描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下来的“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则具体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景象,其中“结蟠茅竹”和“穿筑沟园”都是在营造一种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简约生活的向往。
至于中间四句“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和自我心境的表达。在这段文字中,“我久欲忘言语道”显示了诗人想要远离世间纷扰,专注于内心修养,而“君今来见句文身”则是在提醒友人,也应该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后两句“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礼节的拒绝,以及他所追求的更加纯粹和深刻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出一种超脱物欲、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