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出处:《奉酬李员外使君嘉祐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
唐 · 皎然
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
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
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岁:往年。为邦:担任官职。
初未识:起初不认识。
今朝:如今。
休沐:休假。
始相亲:开始变得亲近。
移家:搬家。
水巷:水边的小巷。
贫依静:因贫穷而选择安静的地方居住。
种柳:栽种柳树。
风窗:窗户,此处指柳树靠近窗户。
欲占春:希望抢先享受到春天的美好。
诗思:作诗的灵感。
先邀:首先邀请。
乌府客:指朝廷官员,因古代官服多为黑色。
山情:对山林自然的喜爱之情。
还访:还想访问。
白楼人:住在白楼中的友人,可能指隐士或文人。
登临:登高望远。
许作:愿意成为。
烟霞伴:云雾间的伴侣,比喻超脱世俗的朋友。
高在:高尚存在于。
方袍:和尚的袍服,代指僧人。
间幅巾:儒者的头巾,代指儒生,表示儒道两家。
翻译
往年为官未曾相识,如今休假才开始亲近。搬家到水边小巷因贫穷而寻求宁静,栽种柳树倚窗欲抢先感受春天的气息。
作诗的灵感先邀请了朝廷的同僚,山野的情趣还想寻访白楼中的友人。
登高望远愿作云雾间的伴侣,高尚的情操在于方袍和尚与儒者的头巾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变化。"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表达了过去不曾了解彼此,而如今在安逸的时光中开始了深入的交往。"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则写出了诗人搬家到一个靠近水边的幽静地方,虽然生活贫简,但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同种植柳树一样,希望能把春天的美丽占为己有。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交流,他首先以诗意邀请友人,然后又去拜访山中白楼的人。这里体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向往。
最后两句"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他愿意成为那烟霞中的伴侣,而不再是尘世间的凡人。
整首诗通过平和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