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说卢家白玉堂,可怜三十六鸳鸯
出处:《浣溪沙十八首》
清 · 项鸿祚
虚说卢家白玉堂,可怜三十六鸳鸯。
谁将消息报王昌。
晓梦怕逢欢处醒,春宵偏是别来长。
怨郎无益转思郎。
谁将消息报王昌。
晓梦怕逢欢处醒,春宵偏是别来长。
怨郎无益转思郎。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八)》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婉转的词句,展现了深沉的爱情与离别的哀愁。
“虚说卢家白玉堂”,开篇以“虚说”二字点明情感的虚幻与不实,暗示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卢家白玉堂”借用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典故,象征着富贵华丽的生活场景,但在这里却成了虚幻的寄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可怜三十六鸳鸯”,紧接着以“三十六鸳鸯”这一意象,比喻主人公与心上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鸳鸯常被视为爱情忠贞的象征,此处用以强调两人之间情感的纯洁与美好,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故事中情感的破碎与分离。
“谁将消息报王昌”,“王昌”在此处并非指历史上的王昌,而是借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爱人消息的渴望与等待,以及对未知消息的担忧与不安。
“晓梦怕逢欢处醒,春宵偏是别来长”,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梦中与爱人相聚的欢乐与现实中分别后的孤独。梦中的短暂欢愉与现实中的长久别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刻。
“怨郎无益转思郎”,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她因无法改变现实而感到怨恨;另一方面,她又无法割舍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深度和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以及离别后难以言表的思念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