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春旱欲生尘,一雨能令草木新
出处:《同迟赋春晚》
宋 · 苏辙
池塘春旱欲生尘,一雨能令草木新。
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
白须照水湖光净,渌酒留人鸟哢频。
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
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
白须照水湖光净,渌酒留人鸟哢频。
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旱:春季干旱缺水。一雨:一场雨。
脾病:指身体虚弱。
樱笋:春季的樱桃花和竹笋,象征食物的匮乏。
廪空:粮仓空虚。
麦禾匀:均匀的麦子和谷物。
白须:白发。
湖光净:湖面清澈。
渌酒:清酒。
鸟哢频:鸟儿频繁鸣叫。
嫌老丑:嫌弃衰老丑陋。
一时人:当时的热闹人群。
翻译
春天池塘干旱,似乎要扬起尘土,一场雨却能让万物焕然一新。即使体质虚弱,也不嫌弃樱笋的微薄,粮仓空虚时更期盼五谷丰登均衡。
白发映照水面,湖光清澈,美酒挽留客人,鸟鸣声声不断。
只担心年轻人嫌弃我衰老丑陋,眼前不再有曾经的热闹人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同迟赋春晚》,描绘了春天干旱后一场雨水带来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池塘春旱欲生尘”形象地写出干旱季节池塘的萧瑟景象,暗示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第二句“一雨能令草木新”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后万物复苏的清新气象。
诗中“脾病不嫌樱笋薄”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体不适,也对春天的美食如樱桃和竹笋充满喜爱,展现了其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廪空偏喜麦禾匀”则反映出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希望田间的麦子和稻谷都能均匀生长。
“白须照水湖光净”描绘了诗人年迈的形象,湖面的清澈映照出他的白发,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接下来,“渌酒留人鸟哢频”通过美酒和鸟鸣声,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春日氛围,诗人借此留住时光。
最后两句“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流露出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担心年轻人会嫌弃自己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后的田园风光,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