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出处:《答智威偈 其二》
唐 · 慧忠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注释
虚无:指空无一切的状态,哲学中常指超越有无的概念。实体:这里指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或本体。
人我:人指个体,我指自我意识或主体性。
何所存:哪里存在,指在虚无中找不到定位。
妄情:虚妄不实的情感或欲望。
不须息:不需要抑制或停止。
即:立即,直接。
汎:同‘泛’,航行、乘的意思。
般若船:般若指大智慧,船比喻能渡人到达彼岸(开悟)的手段。
翻译
空无并非无物,个体与自我如何安放其中。无须遏制虚妄情感,即可乘上智慧之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慧忠所作,名为《答智威偈(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探讨哲学和宗教的深奥问题,通过对“虚无”与“实体”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我位置和存在状态的困惑。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这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境界中,也依然有某种真实存在的东西,而这种存在让人我感到迷茫,不知自己的立足之地。这里的“虚无”可能指的是佛家中的“空”,而“实体”则是对这个“空”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在这句中,“妄情”指的是那些迷惑心灵的情绪和欲望,诗人主张这些迷乱的情感不需要被压制或是停止,因为它们如同漂浮不定的舟船,是通往智慧之门的“般若波罗蜜”,即是大乘佛教中的六度之一,代表智慧。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宗教修为和哲学思考,以及他对于心灵解脱的追求。通过这种独特的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