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
出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其四》
宋 · 陈傅良
我岂爱花者,而独爱此花。
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
前有水边横,后有竹外斜。
但作如是观,桃李亦可誇。
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
前有水边横,后有竹外斜。
但作如是观,桃李亦可誇。
注释
我:主语,我。岂:难道。
爱:喜爱。
者:的人。
而:转折连词,但是。
独:唯独,特别。
此:这。
匪:不是。
无:没有。
人:人。
且:并且。
数:多。
百:百。
家:家,指诗人。
前:前面。
有:存在。
水:水。
边:旁边。
横:横向生长,随意。
后:后面。
竹:竹子。
外:外面。
斜:倾斜,斜照。
但:只。
作:当作。
如是:如此。
观:看待。
桃李:比喻平凡事物,这里指桃树和李树。
亦:也。
可:可以。
誇:夸耀,自夸。
翻译
我难道只是爱花的人,偏偏特别喜欢这朵花。对它的喜爱并非独一无二,已有数百首诗赞美过它。
它前面有水边随意生长,后面则是竹林斜映。
只要这样看待,即使是桃李也能自夸一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系列中的第四首。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情感,他并非单纯喜爱所有花,而是对梅花情有独钟。他强调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并非无因,事实上已有数百位诗人曾为之吟咏。诗中描绘了梅花的优美位置,既有水边的映衬,又有竹林的陪衬,诗人以这样的视角看待梅花,认为即使与桃李相比,梅花也自有其值得夸耀之处。
诗的核心在于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和个人审美选择,以及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高洁孤傲的人格追求。整体风格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崇尚和对于品格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