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邮亭怜过客,文章秘阁愧虚名
出处:《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
明 · 王弘诲
华发森森春自生,朝来揽镜若为情。
才看西陆移乌晷,又见南枝送鸟声。
光景邮亭怜过客,文章秘阁愧虚名。
长安北去天应近,珍重梅花相伴行。
才看西陆移乌晷,又见南枝送鸟声。
光景邮亭怜过客,文章秘阁愧虚名。
长安北去天应近,珍重梅花相伴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华发,内心情感复杂的情境。首句“华发森森春自生”,以春日生机勃勃与诗人白发苍苍形成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接着,“朝来揽镜若为情”一句,通过早晨照镜子时的犹豫和困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
“才看西陆移乌晷,又见南枝送鸟声。”这两句运用了时间流转的意象,西陆(指秋天)的乌晷(晷影)移动象征着季节更替,南枝(南方的树枝)送来的鸟声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在这交替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光景邮亭怜过客,文章秘阁愧虚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自身成就的反思。邮亭(古代传递信件的驿站)中的光景让诗人怀念过往的旅人,而文章秘阁(藏书的图书馆)中的虚名则让他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对名声与实际成就之间差距的思考。
最后,“长安北去天应近,珍重梅花相伴行。”诗人想象自己前往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北行的路上,梅花作为陪伴,既象征着旅途中的美好风景,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高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成就以及未来道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