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画诗已工,画更出其右
出处:《为邹怀西题郑子尹雪山樊图卷》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经巢九卷诗,读之良已久。
每观子偲序,可信视其友。
平生何多能,处处见高手。
论画诗已工,画更出其右。
山形外阻江,筑砦势愈斗。
依山数千灶,避乱足自守。
左瞻峰稍高,其阴带林薮。
居人耕山腹,历历挂千亩。
此峰苟不据,高枕果安否?笔端饶苍秀,草草意转厚。
大痴得遗法,甚稳定非偶。
三诗集未编,隽若新脱口。
才高学且称,谁继殆未有。
每观子偲序,可信视其友。
平生何多能,处处见高手。
论画诗已工,画更出其右。
山形外阻江,筑砦势愈斗。
依山数千灶,避乱足自守。
左瞻峰稍高,其阴带林薮。
居人耕山腹,历历挂千亩。
此峰苟不据,高枕果安否?笔端饶苍秀,草草意转厚。
大痴得遗法,甚稳定非偶。
三诗集未编,隽若新脱口。
才高学且称,谁继殆未有。
鉴赏
这首诗是郑孝胥为好友邹怀西题写的,评价了郑子尹的雪山樊图卷。诗人首先赞赏了画卷中的诗作,认为它们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而且在绘画技艺上更是出类拔萃。他描绘了山势险峻,砦堡构筑巧妙,展现出防御的智慧。接着,诗人注意到山间的田园生活,农民们在山坡上辛勤耕耘,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诗人对画中峰峦的处理表达了赞赏,认为如果这山峰不在画中,画面的安定感是否会受到影响。他对郑子尹的画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作品苍劲秀美,意境深沉。他还提到了大痴(元代画家黄公望)的遗风,认为郑子尹的技艺稳定且独特,非他人所能轻易企及。
最后,诗人感叹郑子尹的才华横溢,学问与艺术并重,但遗憾的是似乎后继乏人,期待有谁能接续他的艺术成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画作,也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仰和对艺术传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