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孤台直,浮天一水分
出处:《灵洲寺留题》
明 · 张萱
已识衣冠气,閒过鸥鹭群。
雨鸣当户竹,亭宿渡江云。
倒影孤台直,浮天一水分。
逢僧无别话,扫石坐氤氲。
雨鸣当户竹,亭宿渡江云。
倒影孤台直,浮天一水分。
逢僧无别话,扫石坐氤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灵洲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之美。
首联“已识衣冠气,閒过鸥鹭群”中,“已识衣冠气”暗示诗人对世间繁华有所洞察,而“閒过鸥鹭群”则展现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人物的超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
颔联“雨鸣当户竹,亭宿渡江云”描绘了雨声在竹林中回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亭子在江云中静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竹叶上的声音,看到云雾缭绕中的亭子,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颈联“倒影孤台直,浮天一水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孤独的主题。孤台直立,倒映在水中,与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深远和辽阔的感觉。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尾联“逢僧无别话,扫石坐氤氲”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的交流。虽然没有特别的话语,但通过共同扫石、坐于氤氲之中,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契合与禅意的领悟。这不仅是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精神追求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