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
出处:《秋岩自山中见约》
宋 · 董嗣杲
九江驿里见春风,几度怀清隔晓钟。
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
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
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
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
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
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秋岩自山中见约》,通过对九江驿所见春风和回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九江驿里见春风”写出了诗人身处旅途,感受到季节变换,引发内心思绪。次句“几度怀清隔晓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念之情,暗示着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分离的寂寥。
第三句“思白有人伤柳色”,“思白”可能是友人的名字,诗人借柳色的凋零象征离别之苦,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第四句“依刘无地感萍踪”则借“萍踪”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第五、六句“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通过“长剑”和“短筇”(竹杖)的对比,寓言自己一生致力于学问,却未能如愿以武力建功立业,而只能寄托于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两句“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描绘了远方的邀请,诗人虽然身在旅途,但对高尚的品格和友情有着坚定的追求,表示如果能得到像“远公”那样的人指引,他愿意追随前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内心世界,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