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因兹偶际天地解,遇雨之吉岂徒言全文

因兹偶际天地解,遇雨之吉岂徒言

出处:《夏至日喜雨漫吟
明 · 郭之奇
昨夜天河浪几掀,朝来玉女倾洗盆。
云生石路离离黑,雾压峰头冉冉惛。
采芜怨女持筐返,徂隰悲农绕树喧。
解颜相劝逢耕侣,不惮泥濡探水痕。
欢呼远入幽人耳,萝薜萧森气染门。
虽无尺地沾时泽,亦许苍凉出废园。
我有馀心寄碧蒹,未秋得露倚流翻。
因兹偶际天地解,遇雨之吉岂徒言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至时节,一场喜雨降临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动变化和人们喜悦的心情。

首句“昨夜天河浪几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雨前的景象,仿佛天上的银河掀起巨浪,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接着“朝来玉女倾洗盆”一句,巧妙地将雨比作玉女倾倒的盆水,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充沛与甘甜。

“云生石路离离黑,雾压峰头冉冉惛”两句,通过云雾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宏大。云雾覆盖在石路上,显得一片漆黑;雾气笼罩在山峰上,使得山峰显得模糊不清。这种景象既壮观又神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雨中世界的画卷。

接下来,“采芜怨女持筐返,徂隰悲农绕树喧”两句,转向对人的描写。采草的女子在雨后返回,或许是因为雨水影响了她们的劳作;而农夫们则在树下哀叹,可能是因为雨水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这两句通过人物的活动,反映了雨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解颜相劝逢耕侣,不惮泥濡探水痕”两句,描述了人们在雨后的互动。他们相互鼓励,不惧泥泞,去探寻雨水留下的痕迹,表现出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

“欢呼远入幽人耳,萝薜萧森气染门”两句,描绘了人们欢声笑语传入深居简出的人家中,以及雨后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气息。这不仅体现了雨后环境的改善,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最后,“虽无尺地沾时泽,亦许苍凉出废园。我有馀心寄碧蒹,未秋得露倚流翻。因兹偶际天地解,遇雨之吉岂徒言”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喜雨的感慨。即使没有一尺之地得到雨水的滋润,但废园也能焕发生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碧绿的芦苇,期待在未秋之时,能借助雨水的滋润,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他相信,这场喜雨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夏至喜雨给自然界和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