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
出处:《送杜仓曹往沧洲觐叔常侍》
唐 · 许棠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
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
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
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阳:浮动的阳光,指阳光照在水面上的样子。巨浸:广阔的水面。
南巷:南方的街巷。
旌旃:旗帜,这里泛指旌旗。
别带:离别时带着。
秦城雨:秦地(泛指北方)的雨,也可理解为离别时的雨,带有情感色彩。
行闻:在路上常听到。
魏国蝉:魏地(泛指中原)的蝉鸣,代表夏日的声音。
碛鸿:沙漠中的鸿雁,比喻远行的人。
来每后:每次来得都晚。
朝日:早晨的太阳。
东鄙:东方的边境地区。
云霞广:云霞广阔,形容景色壮丽。
高林:高大的树林。
间水天:水与天相接的地方,形容自然景观的和谐美丽。
翻译
阳光洒满广阔的水面,南边街巷中旗帜飘扬。离别时带着秦城的细雨,路上常听到魏国的蝉鸣。
沙漠中的雁群总是迟到,而朝阳我却每日先见。
东方边境云霞辽阔,高大的树木间水天相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景象和情感。"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开篇便营造出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大笔勾勒,展示了诗人眼中的宏大世界。"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则透露出离别时的哀愁和思念,雨和蝉声往往在古典文学中象征着别情。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这两句通过对时间流转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则是对目的地沧洲自然美景的描绘,同时也寄寓着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写和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