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离更踌躇,参横照斜河
出处:《赵叔问过别留夜话偶阅鲍溶诗有感用韵作》
宋 · 程俱
磨蚁不停足,故交益无多。
向来苕溪梦,但有高轩过。
昂昂芝田态,长饥玉山禾。
顾我老且穷,吹毛从鸟窠。
何当寂寞滨,纫兰共扪萝。
非无烟霞志,奈此饥冻何。
言离更踌躇,参横照斜河。
为公睇金台,慷慨徒悲歌。
向来苕溪梦,但有高轩过。
昂昂芝田态,长饥玉山禾。
顾我老且穷,吹毛从鸟窠。
何当寂寞滨,纫兰共扪萝。
非无烟霞志,奈此饥冻何。
言离更踌躇,参横照斜河。
为公睇金台,慷慨徒悲歌。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赵叔问过别留夜话偶阅鲍溶诗有感用韵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赵叔问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友情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句“磨蚁不停足,故交益无多”以蚂蚁不停忙碌的形象,隐喻人世间的友谊如同蚂蚁般短暂而易逝,表达了对友情逐渐减少的感慨。接下来,“向来苕溪梦,但有高轩过”则通过回忆过去在苕溪边的美好时光,与现在只有豪华车辆经过的对比,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
“昂昂芝田态,长饥玉山禾”两句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芝田上的植物,虽然高傲自立,却因长期饥饿而难以生长,象征着诗人在生活中的困顿与挣扎。接着,“顾我老且穷,吹毛从鸟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年老贫困的现状,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何当寂寞滨,纫兰共扪萝”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孤独的环境中,能与兰花相伴,共同探索自然的奥秘,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非无烟霞志,奈此饥冻何”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却因现实的困境而无法实现。
最后,“言离更踌躇,参横照斜河”描绘了分别时的不舍与犹豫,以及夜晚星辰的静谧景象。诗人“为公睇金台,慷慨徒悲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伤。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有对当前生活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