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
出处:《从端州采砚归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万里江飞匹练过,小湘大路峡嵯峨。
烟波疍女鸣榔少,风俗龙须织席多。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
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
烟波疍女鸣榔少,风俗龙须织席多。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
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端州采砚归来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风光与地方风俗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
首句“万里江飞匹练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面如白练般延伸至远方的壮丽景象,仿佛江水在空中飞舞,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接着,“小湘大路峡嵯峨”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道路两旁山峰的峻峭,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
“烟波疍女鸣榔少,风俗龙须织席多”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水上生活与地方特色。疍女在烟波浩渺中轻摇船桨,鸣榔声稀疏,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而地方风俗则以龙须为原料,编织成各种实用或装饰性的物品,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手工艺传统。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色彩的画面。翡翠墟边,水带环绕,象征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芭蕉林外,山螺点缀,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最后,“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满足与喜悦之情。归途中,诗人不仅收获了珍贵的砚石(青花),还体验到了旅途中的种种美好,这份快乐是无限的,仿佛连时间都因此而停滞,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地方风俗的生动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