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
出处:《礼局致斋》
宋 · 宋祁
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
抱蕝一身依礼署,饭蔬三日属祠官。
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
倦枕不烦神栎梦,有人无用亦常叹。
抱蕝一身依礼署,饭蔬三日属祠官。
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
倦枕不烦神栎梦,有人无用亦常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枌榆:古代的一种树木,象征着祭祀和古代文化。斋誓:指祭祀前的斋戒誓言,表示虔诚和尊重。
抱蕝:怀抱祭器,古时祭祀仪式中的动作。
神栎:栎树,古人认为有神灵居住,这里可能象征梦境。
翻译
枌榆树在秋天宣告着汉家祭祀坛的存在,斋戒的誓言是前朝制定的,从未改变。独自抱着祭器,遵循礼仪在官署中等待,连续三天吃素食,这是对祠官职责的要求。
夜晚,天池中的鹤鸣声惊动了露水,宫墙边的乌鸦在傍晚的寒意中嘈杂叫唤。
即使疲倦的枕头,也不需要借助神木做梦,因为人们常常感叹生活的无常和无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开头两句“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表明了祭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对古代礼仪的尊重和遵守。"抱蕝一身依礼署"则写出了官员个人在准备过程中的庄重姿态,而"饭蔬三日属祠官"则显示出祭祀前的斋戒清淡。
中间两句“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情感。"倦枕不烦神栎梦"表明了官员虽然疲惫,但心中仍旧保持着对神灵的敬畏和清醒。
最后一句“有人无用亦常叹”则流露出诗人对某些人或事物无用的感慨和叹息,可能是在反思个人在职责上的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古代官员对于礼制的尊重以及个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个人情感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