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赢秦昔乱纪,万户琅玡迁全文

赢秦昔乱纪,万户琅玡迁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杨子渡扬子,椒山住焦山。
姓字巧曶合,古人邈难攀。
不谓遁世人,名山恰相关。
言访逢萌居,受姓溯其先。
赢秦昔乱纪,万户琅玡迁
实惟劳山下,因山姓以传。
贤者避其世,得姓非徒然。
自有此山来,几阅海成田。
苍颜破涕笑,乃今见公还。
孤踪感行止,信矣非人权。
哀哉道丧世,本根必先颠。
末季坏礼法,首决三纲藩。
一老口卒瘏,沧流不可填。
天心忽盈荡,杀机动瀛寰。
我欲避蹄迹,一盻空九天。
先生正高卧,独拥松风寒。
半壁晃海日,犹梦先王观。
东坡咏遗逸,死灰或馀烟。
万一东园翁,翻然下商颜。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题为《题劳玉初先生劳山归去来图》。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杨子渡过扬子江,椒山寓居焦山的场景,引出对劳山及其历史的联想。劳山与隐士有关,劳玉初先生取姓于此,暗示了贤者避世的传统。诗人感慨时世变迁,礼法崩坏,表达了对道义沦丧的哀叹。

诗中提到赢秦之乱,琅玡人迁徙至劳山,强调了劳山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渊源。诗人感叹贤者如先生般选择避世,劳山见证了这些变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个人想要远离尘嚣的愿望。最后,诗人想象先生在高卧松风之中,仍怀揣着对先王之道的追忆,而自己则希望能像东园翁那样,从世俗中超脱出来。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劳山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和个人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