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
出处:《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源溪苓塞近何如,华子高栖善著书。
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
罗浮大药光生鼎,太华晴峰雪照庐。
自昔五陵游侠窟,送君临发重踟躇。
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
罗浮大药光生鼎,太华晴峰雪照庐。
自昔五陵游侠窟,送君临发重踟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乡的深情与祝福,以及对友人尊长寿诞的祝愿。
首句“源溪苓塞近何如”,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友人归途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关切。接着“华子高栖善著书”一句,借用了华子高隐居读书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和学问成就的赞美。
“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两句,既描绘了友人归家的场景,又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融合,通过“天地一阳初”的描述,寓意友人的归来恰逢新春,充满生机与希望。
“罗浮大药光生鼎,太华晴峰雪照庐”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归家后的宁静生活,罗浮山的仙药与太华山的雪景,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纯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最后,“自昔五陵游侠窟,送君临发重踟躇”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游侠生活与当前的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经历的回忆与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