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兴来指点虚无处,便踏芒鞋去不疑全文

兴来指点虚无处,便踏芒鞋去不疑

陈榻悬来总为谁,忝成三益共追随。
已夸冰玉壶中客,更爱丹青笔底诗。
画戟清香吾郡事,朱门蓬户古心期。
兴来指点虚无处,便踏芒鞋去不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同元驭学士及家弟敬美会李惟桢使君冰玉堂出沈启南先生画见示命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在冰玉堂相聚的情景,以及对沈启南先生画作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陈榻悬来总为谁”,以陈设的空榻引出聚会的主题,暗示了等待友人的到来。接着“忝成三益共追随”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学问和友谊的愿望,三益即指益友、益智、益德,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已夸冰玉壶中客,更爱丹青笔底诗”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冰玉般纯洁的客人,同时赞美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才华,将诗歌与绘画相提并论,展现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画戟清香吾郡事,朱门蓬户古心期”则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环境和氛围,画戟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清香则代表了高雅的品味。同时,对比“朱门”(富贵人家)与“蓬户”(简陋之家),表达了对艺术不分贵贱、普适于所有人的理念。

最后,“兴来指点虚无处,便踏芒鞋去不疑”两句,表达了诗人随兴而动,不拘泥于形式,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状态。无论是身处繁华还是简陋,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绘和对艺术、友情、自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