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月门堪打,荷花路未赊
出处:《望西山十首》
明 · 林光
闻道西山里,僧居面面佳。
云根穿石窦,泉影照岩花。
松月门堪打,荷花路未赊。
鞭羸无限兴,含笑指烟霞。
云根穿石窦,泉影照岩花。
松月门堪打,荷花路未赊。
鞭羸无限兴,含笑指烟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山僧居的向往与赞美之情。首句“闻道西山里”,以“闻道”二字引出对西山的遐想,透露出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息。接着,“僧居面面佳”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西山中的僧舍,且以“佳”字表达了对这些僧舍的美好印象。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僧居周围的自然景观:“云根穿石窦,泉影照岩花。”云雾缭绕的山间,石洞中穿行着云气,清澈的泉水映照在岩石上的花朵上,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西山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僧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松月门堪打,荷花路未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居的环境。松树与月光交织的门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而未尽之路旁的荷花,则预示着探索与发现的可能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
最后,“鞭羸无限兴,含笑指烟霞。”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西山僧居的向往与喜爱。虽然“鞭羸”(马鞭疲倦)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但“无限兴”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满足。他含笑指向烟霞,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是对未来美好旅程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