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
出处:《孤山道中二首》
元末明初 · 王翰
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
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
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
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村生活画卷。首句“一径通村入翠微”,简洁地勾勒出一条蜿蜒的小路深入葱郁的山林之中,引人遐想。接着,“岩花清晓正霏霏”一句,通过清晨露水沾湿花朵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与露水的清新。
“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的生灵活动。乌鸦在寻找同伴时的呼唤声,以及母雉带着幼雉接近时的小心翼翼,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则将视角转向人类的生活场景。清晨,人们在北屋汲水的场景,夜晚,农具挂在柴门上的画面,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蕴含着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以月夜的寂静和偶尔传来的狗吠声,衬托出山林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山民勤劳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是在月光下归家,结束一天的劳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中国乡村的宁静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