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崖峭壁三十里,翠烟紫雾笼寒水
城金河玉虽已远,南来波浪长崩奔。
苍崖峭壁三十里,翠烟紫雾笼寒水。
往来鸥鹭逐波头,出没鱼龙穿石齿。
清时有客寄扁舟,长啸日来溪上游。
缓教霜翮追清曲,漫引轻丝下碧流。
有时醉卧閒双桨,不知船逐樵风上。
挹尽千岩晓气清,听我万壑寒泉响。
无端侧耳凤凰鸣,却跨青鸾上玉京。
流连丹桂三秋色,辜负寒松半夜声。
十年南北何扰扰,咫尺溪头不成到。
几回魂梦似当时,梦觉尚疑云满抱。
今日羁縻江海曲,折腰翻为斗升粟。
山头日落见云归,自怪此身何局促。
皂雕万里在一飞,蛟龙未必藉沟池。
风月好时心似水,啸歌聊可解人颐。
鉴赏
这首《云溪行》由宋代诗人华镇所作,描绘了云溪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在此地的游历感受。
诗中开篇即以“云溪发源自云门,千古流注越山根”点明云溪的源头与历史,接着“城金河玉虽已远,南来波浪长崩奔”描绘了云溪水流的壮阔与奔腾。随后,“苍崖峭壁三十里,翠烟紫雾笼寒水”则展现了云溪两岸的自然风光,苍翠的山崖、缭绕的烟雾与寒冷的溪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往来鸥鹭逐波头,出没鱼龙穿石齿”两句,通过鸥鹭与鱼龙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云溪生态的丰富多样。接下来,“清时有客寄扁舟,长啸日来溪上游”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悠闲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缓教霜翮追清曲,漫引轻丝下碧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有时醉卧闲双桨,不知船逐樵风上”则描绘了诗人随波逐流,忘却尘世烦恼的自在生活。
“挹尽千岩晓气清,听我万壑寒泉响”两句,通过“晓气清”和“寒泉响”,进一步渲染了云溪清晨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无端侧耳凤凰鸣,却跨青鸾上玉京”则以凤凰的鸣叫象征着高洁与神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流连丹桂三秋色,辜负寒松半夜声”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云溪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十年南北何扰扰,咫尺溪头不成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几回魂梦似当时,梦觉尚疑云满抱”则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云溪的思念之情。
“今日羁縻江海曲,折腰翻为斗升粟”两句,揭示了诗人当前生活的困顿与无奈,与之前对自然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山头日落见云归,自怪此身何局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皂雕万里在一飞,蛟龙未必藉沟池”以鸟与龙的飞翔比喻,强调了自由与能力的重要性。“风月好时心似水,啸歌聊可解人颐”则以风月之美,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整体而言,《云溪行》通过对云溪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