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树有花春不老,玉堂无月夜生辉
出处:《雪中玉堂夜直次黄清老韵》
明 · 胡奎
银河剪水渐霏微,供奉承恩直禁闱。
琪树有花春不老,玉堂无月夜生辉。
寒催光禄分官酒,暖觉归春入赐衣。
铃索声沈宫漏静,巴歌谁共和金徽。
琪树有花春不老,玉堂无月夜生辉。
寒催光禄分官酒,暖觉归春入赐衣。
铃索声沈宫漏静,巴歌谁共和金徽。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雪夜中玉堂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皇家的庄严与宁静之美。首句“银河剪水渐霏微”以银河比喻飘落的雪花,形象地展现了雪花轻盈、细腻的形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冬夜景象。接着,“供奉承恩直禁闱”点明了人物身份和地点,暗示着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发生在皇宫之内,供奉之人因得恩宠而得以在禁宫中值守。
“琪树有花春不老,玉堂无月夜生辉”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琪树有花”的春意盎然与“玉堂无月”的夜晚之辉相互映衬,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也象征了皇宫内虽处寒冷冬夜,却依然充满活力与光彩。这里“琪树”可能是指宫殿内外装饰的华美树木或建筑,其上仿佛绽放着春天的花朵,即使在严冬也保持着青春的气息。“玉堂无月夜生辉”,则强调了皇宫内部的辉煌与璀璨,即便没有月亮的照耀,也自有一种内在的光辉。
“寒催光禄分官酒,暖觉归春入赐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细节。前一句“寒催光禄分官酒”,通过“寒”字点明了季节特征,同时“光禄”作为官职名,暗示了朝廷对官员的关怀与照顾,通过提供御寒的官酒来应对寒冷的天气。后一句“暖觉归春入赐衣”,则表达了皇帝对臣子的恩赐,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温暖的衣物,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温暖与关怀,象征着春天般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铃索声沈宫漏静,巴歌谁共和金徽”两句,以静谧的宫中景象收尾。铃索声沉,宫漏静寂,营造了一种深宫中的宁静与庄严。这里的“巴歌”可能指的是地方民谣或俚曲,与“金徽”相对,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对比与融合,暗示了宫廷生活既有高雅的艺术享受,也不乏民间文化的融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与皇家的尊贵与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