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群生扫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群
出处:《赠炼师祷雨》
明 · 高启
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
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下为群生扫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群。
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飙吹旗紫坛暮。
书入重关虎豹开,璧沉古井蛟龙护。
须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应无禾。
祠官空为大雩舞,觋女羞作迎神歌。
明朝师归定何许,云里悬珠火如黍。
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下为群生扫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群。
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飙吹旗紫坛暮。
书入重关虎豹开,璧沉古井蛟龙护。
须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应无禾。
祠官空为大雩舞,觋女羞作迎神歌。
明朝师归定何许,云里悬珠火如黍。
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赠炼师祷雨》描绘了一位白发道士骑着仙鹤,手持青莲,降临人间祈求甘霖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干旱之景,如“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突显了旱情严重。炼师昔日曾有呼风唤雨的神通,如今再次施展法力,驱散阴霾,召唤风雨。描述了祈雨过程中的神秘气氛,如“阴雷填填”、“灵飙吹旗”和“书入重关虎豹开”。
诗人赞美了炼师的法力强大,使得“甘澍何滂沱”,预示着大雨将至,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然而,对于那些未能参与祈雨仪式的人们,如“祠官”和“觋女”,他们只能在一旁观看,无法分享这一神奇时刻,显得有些尴尬。最后,诗人想象炼师离去时的景象,“云里悬珠火如黍”,并期待他能在夜间继续施法,带来更为广泛的“东南洗兵雨”,以洗涤战争的尘埃。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既展现了道教祈雨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