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语无心旨,自谓羲皇正却还全文

□□□语无心旨,自谓羲皇正却还

出处:《观天
宋 · 邵雍
千里南山对华山,二山中有修□□。
□时禾黍交搔□,□静禽鱼相与闲。
好景尽□□扬外,虚名不显落□□。
□□□语无心旨,自谓羲皇正却还

拼音版原文

qiānnánshānduìhuáshānèrshānzhōngyǒuxiū□□。

shíshǔjiāosāo□,□jìngqínxiāngxián

hǎojǐngjìn□□yángwàimíngxiǎnluò□□。

□□□xīnzhǐwèihuángzhèngquèhái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南山:指中国南方的山。
华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修:修炼,修行。
□□:此处原文缺失,可能是地名或隐喻,待补。
禾黍:泛指农作物,象征丰饶。
交搔:交错生长。
□静:寂静。
扬外:远方。
落□:消失,隐没。
无心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意图。
羲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伏羲。
正却还:回归正道。

翻译

千里南山相对着华山,两座山中隐藏着仙道修行
那时稻谷和黍米交错生长,宁静中鸟儿鱼儿共度悠闲时光
美景都留在了远方,虚名在此无声无息消散
世事纷扰言语无定,自以为回到了伏羲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观天》,描绘了千里南山与华山之间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感悟。首句“千里南山对华山”,展现了两座名山相对的壮观画面。接下来的“二山中有修□□”,可能是形容山中隐秘的道观或修行之地,但字迹不清,留有想象空间。

“时禾黍交搔□”暗示季节更迭,庄稼生长与收获的繁忙,而“□静禽鱼相与闲”则描绘出宁静的山水间,禽鸟游鱼悠然自得。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人世间的劳作与自然的和谐。

“好景尽□□扬外”可能是指美景多在远方,难以触及,而“虚名不显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美和价值往往被忽视。最后一句“□□□语无心旨,自谓羲皇正却还”,似乎是说那些空洞的言辞没有实质意义,诗人更向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淳朴生活,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邵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