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秋风高,涛水日夕壮
出处:《书怀寄杜原父二首 其二》
元 · 杨载
遥望山下云,旦起迷群岫。
老鹤巢其中,缥缈标末构。
长鸣对秋月,鸣罢复俯咮。
散入墟落间,闻者莫能究。
顾惟云外客,娱心饮醇酎。
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
往来常泛舟,溯流浙江上。
是时秋风高,涛水日夕壮。
瞬息踰百里,猛捷莫可状。
倚船纵观久,力可骑鲸况。
顾谓吾友言,为乐颇豪放。
斟酌尊中酒,怀抱益虚旷。
常从山中游,实爱岩谷幽。
长松荫泉水,四时清如秋。
伫立辄良久,忽欲忘其俦。
吾闻古来人,山居多名流。
此语或可信,市朝安得留。
老鹤巢其中,缥缈标末构。
长鸣对秋月,鸣罢复俯咮。
散入墟落间,闻者莫能究。
顾惟云外客,娱心饮醇酎。
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
往来常泛舟,溯流浙江上。
是时秋风高,涛水日夕壮。
瞬息踰百里,猛捷莫可状。
倚船纵观久,力可骑鲸况。
顾谓吾友言,为乐颇豪放。
斟酌尊中酒,怀抱益虚旷。
常从山中游,实爱岩谷幽。
长松荫泉水,四时清如秋。
伫立辄良久,忽欲忘其俦。
吾闻古来人,山居多名流。
此语或可信,市朝安得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中通过“遥望山下云”、“老鹤巢其中”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鹤鸣秋月则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韵律。诗人通过“散入墟落间”的描述,暗示了自然之美不仅局限于山林之中,也渗透于人间日常,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顾惟云外客,娱心饮醇酎”,表达了诗人作为云外之客,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愉悦之情。“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则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认同。接下来的“往来常泛舟,溯流浙江上”,描绘了诗人乘舟游历的自由与洒脱,尤其是“猛捷莫可状”的涛水,象征着生活的波澜与挑战,而“力可骑鲸况”则展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决心。
“斟酌尊中酒,怀抱益虚旷”,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与内心的连接,酒成为了沟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情感的媒介。最后,“常从山中游,实爱岩谷幽”、“长松荫泉水,四时清如秋”等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迁中的思考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