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出处:《上继学王公》
元 · 黄清老
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出门。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
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
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
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嗟余困学无所成,仙家幸识黄麒麟。
愿从辋川觅诗法,白鸥飞入南山春。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
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
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
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嗟余困学无所成,仙家幸识黄麒麟。
愿从辋川觅诗法,白鸥飞入南山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仙境画卷。开篇以“大风卷地沙尘昏”渲染出一种混沌与压抑的氛围,紧接着“十日不得一出门”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环境的恶劣,与后文仙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渴望见到云中的仙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对云中之君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玉节和高耸的鹿角象征着仙人的纯洁与威严。振衣惊落的琪树花与人间的明月相映成趣,展现出仙境与现实世界的奇妙联系。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奇观,雷鸣电闪与松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而“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瑶草覆盖的蓬莱三岛,充满了诗意与幻想。
最后,“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仙人的才华横溢,仿佛能以笔触创造出奇异的景象。广寒宫中的步虚声与山间的秋籁相互呼应,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遥远又令人向往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自谦之情,以及对能够学习和接近仙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