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卧龙地,西蜀草玄翁
出处:《石斋》
明 · 王廷陈
巨石连天起,崇威压栋隆。
南阳卧龙地,西蜀草玄翁。
洞凿峨眉辟,根穿海窍通。
过云开锦绣,宿雾隐玲珑。
润助琴书色,明添桧柏丛。
春垣牵紫蔓,秋壁映丹枫。
淇澳常如琢,他山信可攻。
坚贞君子德,磊落古人风。
锡磬悬周庙,为渠峙汉宫。
玉衡当万国,苍佩冠群公。
镇静为磐久,精灵降岳同。
江河屹自障,瓦砾旧曾空。
作砺商家日,和钧夏府中。
升堂愧未可,瞻仰借磨砻。
南阳卧龙地,西蜀草玄翁。
洞凿峨眉辟,根穿海窍通。
过云开锦绣,宿雾隐玲珑。
润助琴书色,明添桧柏丛。
春垣牵紫蔓,秋壁映丹枫。
淇澳常如琢,他山信可攻。
坚贞君子德,磊落古人风。
锡磬悬周庙,为渠峙汉宫。
玉衡当万国,苍佩冠群公。
镇静为磐久,精灵降岳同。
江河屹自障,瓦砾旧曾空。
作砺商家日,和钧夏府中。
升堂愧未可,瞻仰借磨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巨石的雄伟与深邃,它仿佛连天而起,压倒了屋檐,矗立在南阳卧龙之地与西蜀草玄之邦之间。诗人通过“洞凿峨眉辟,根穿海窍通”这两句,展现了巨石的开凿与穿透的力量,仿佛能开辟峨眉山,贯穿海洋的通道。接着,“过云开锦绣,宿雾隐玲珑”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巨石在云雾中的景象,如同展开的锦绣画卷,又似隐藏于雾中的玲珑剔透。
诗中“润助琴书色,明添桧柏丛”两句,将巨石的润泽与明亮与琴书、桧柏相映衬,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文化气息。春天时,紫蔓缠绕,秋天里,丹枫映照,四季更替,巨石周围的景色也随之变换。淇澳的景致如同精雕细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象征着巨石的坚韧与价值。
“坚贞君子德,磊落古人风”表达了巨石所象征的品德与精神,如同君子般坚定正直,又像古人一样坦荡磊落。最后,“锡磬悬周庙,为渠峙汉宫”,以古代的祭祀场景来进一步强调巨石的地位与重要性,它不仅存在于自然之中,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巨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表达了对坚韧不拔、高洁品德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