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催科应独拙,理发讵能长全文

催科应独拙,理发讵能长

出处:《寄侯彦周
宋 · 张栻
塞雁仍南去,慇勤问耒阳。
催科应独拙,理发讵能长
邑古弦歌地,年丰鱼稻乡。
婆娑还得不,三径未云荒。

拼音版原文

sāiyànréngnányīnqínwènlěiyáng

cuīyìngzhuōnéngcháng

xiánniánfēngdàoxiāng

suōhái
sānjìngwèiyúnhuāng

翻译

塞外的大雁依然向南飞去,殷勤地询问耒阳的方向。
催促赋税我定然笨拙,剪发怎么能期待它生长。
这里是历史悠久的音乐歌唱之地,年年丰收,鱼米之乡。
在这样的悠闲生活中,我还能自由自在,庭院的小路虽久未打理,却并未荒芜。

注释

塞雁:指北方的大雁南迁。
耒阳:地名,在湖南,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催科:催收赋税。
婆娑:形容姿态悠闲,此处指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此处指诗人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所作的《寄侯彦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怀。

首句“塞雁仍南去”描绘了季节更替,大雁向南迁徙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随后的“慇勤问耒阳”则是询问朋友所在之地的情况,表现了诗人关心朋友的深切。

中间两句“催科应独拙,理发讴能长”中的“催科”可能指的是官场上的考核或任务,“独拙”则表明诗人对此感到力不从心。而“理发”意指整治头发,“讴能长”则是希望友人的事业和寿命都能够延长。

“邑古弦歌地,年丰鱼稻乡”两句描写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景象,“邑古弦歌地”可能指的是远古时期的乐器声响于大地,而“年丰鱼稻乡”则形容一个五谷丰登、鱼米之乡的太平景象。

末尾两句“婆娑还得不,三径未云荒”中,“婆娑还得不”可能是表达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感慨,而“三径未云荒”则是说尽管岁月流逝,但朋友之间的情谊依旧坚固如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无法长存的感慨。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