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凿芙蓉翠,飞楼架此峰
出处:《青牛台访彭荆山》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谁凿芙蓉翠,飞楼架此峰。
千山围落雁,一脉度苍龙。
日射黄河雪,天摇白帝钟。
王孙游不返,此地种长松。
千山围落雁,一脉度苍龙。
日射黄河雪,天摇白帝钟。
王孙游不返,此地种长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牛台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首联“谁凿芙蓉翠,飞楼架此峰”以问句开篇,巧妙地将青牛台比作翠绿的芙蓉,飞楼则如同凌空而建,巧妙地勾勒出建筑的雄伟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千山围落雁,一脉度苍龙”,通过“千山”与“落雁”的对比,以及“一脉”与“苍龙”的象征,展现了山川的辽阔与生命力的勃发。
“日射黄河雪,天摇白帝钟”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日光照射在黄河上,仿佛是雪的反射,而天空中似乎摇动着白帝城的钟声,营造了一种既壮观又神秘的氛围。最后,“王孙游不返,此地种长松”表达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与对自然永恒的感慨,王孙象征着曾经的游子或隐士,他们或许已不再归来,但这里依然生长着长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牛台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生命永恒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