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虽死,死贤于生
出处:《女儿曲》
清 · 俞樾
悽悽切切,有女泣血。
问女何所悲,呜咽不能说。
女儿虽无父,女儿自有夫。
女儿虽无母,女儿自有姑。
昨日媒氏来,索彼一斛珠。
今日媒氏来,索彼红罗襦。
非索珠与襦,乃索郎所无。
噫嘻异哉,乃索郎所无。
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女儿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
行行且止,女儿入市。
女儿非入市,曰有医在此。
女儿非就医,冀郎一见耳。
天假之缘,郎竟来前。
郎竟来前,女儿涕泗涟涟。
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犹得在君之旁。
妾不胜大愿,愿君无伤。
风萧萧,日冥冥。
渊鱼深匿,林乌悲鸣。
女儿行不成步,语不成声。
蛩蛩距虚,负之而行。
呜呼,今日何日,得君负之而行。
女儿虽死,死贤于生。
我闻此事,为作此诗。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女儿之志良可悲,呜呼,女儿之志良可悲。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问女何所悲,呜咽不能说。
女儿虽无父,女儿自有夫。
女儿虽无母,女儿自有姑。
昨日媒氏来,索彼一斛珠。
今日媒氏来,索彼红罗襦。
非索珠与襦,乃索郎所无。
噫嘻异哉,乃索郎所无。
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女儿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
行行且止,女儿入市。
女儿非入市,曰有医在此。
女儿非就医,冀郎一见耳。
天假之缘,郎竟来前。
郎竟来前,女儿涕泗涟涟。
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犹得在君之旁。
妾不胜大愿,愿君无伤。
风萧萧,日冥冥。
渊鱼深匿,林乌悲鸣。
女儿行不成步,语不成声。
蛩蛩距虚,负之而行。
呜呼,今日何日,得君负之而行。
女儿虽死,死贤于生。
我闻此事,为作此诗。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女儿之志良可悲,呜呼,女儿之志良可悲。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俞樾的《女儿曲》描绘了一个女子因婚姻压迫而泣血的悲剧。诗中女子虽然失去了父母,但仍有夫家亲人,然而媒妁逼迫,索要她无法提供的珍贵物品,象征着被榨取至最后一丝价值。女子的悲泣,不仅是对失去自由的哀痛,更是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她渴望通过就医为借口,只为能与心上人相见。最终,当郎君出现时,她涕泗横流,表达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盼。即使面临死亡,她也宁愿选择与郎君相伴,而非屈从于严苛的礼教。
诗中通过环境的渲染,如风声萧瑟、日色昏暗,以及女子行走艰难、言语哽咽,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诗人借此强烈呼吁,希望儒林丈人不要以过于严苛的礼法苛责这些无辜的女子。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女性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习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