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缘慧业,亦自种情苗
出处:《前雁字诗十九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居然缘慧业,亦自种情苗。
始旦回鸾帖,清秋题鹊桥。
弥天知泛宅,露地注逍遥。
既證无师智,灵云瞥眼消。
始旦回鸾帖,清秋题鹊桥。
弥天知泛宅,露地注逍遥。
既證无师智,灵云瞥眼消。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前雁字诗十九首》中的第十六首,以佛教禅宗的智慧和情感体验为主题。诗人通过"居然缘慧业,亦自种情苗"表达出对人生因缘际会的理解,认为智慧的获得既有业力的牵引,也源于个人的情感积累。接下来的"始旦回鸾帖,清秋题鹊桥",可能是指在清晨与夜晚的思考中,如同鸾鸟书写信笺,或在清冷秋天的鹊桥上寄托情感,寓言般地描绘了心灵的交流。
"弥天知泛宅,露地注逍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心灵比作无所不在的天空,即使在尘世中也能自在游走,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最后两句"既证无师智,灵云瞥眼消",表达了诗人对于无师自通、顿悟智慧的追求,仿佛一瞬间,灵性如云雾般消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言丰富,体现了王夫之深沉的哲学思考和禅宗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