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若问龙钟叟,为说腰镰自刈禾
出处:《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牧守二期方奉计,末期君已得民和。
不愁米送官仓少,但怪莲开陆地多。
座客共沾眉寿酒,厩人预戒早朝珂。
诸公若问龙钟叟,为说腰镰自刈禾。
不愁米送官仓少,但怪莲开陆地多。
座客共沾眉寿酒,厩人预戒早朝珂。
诸公若问龙钟叟,为说腰镰自刈禾。
注释
牧守:地方官员。奉计:筹备计划。
末期:那时。
得民和:赢得百姓和谐。
米送官仓:粮食入库。
怪:惊讶。
莲开陆地:陆地上莲花盛开。
多:繁多。
座客:宴会上的宾客。
眉寿酒:长寿酒。
厩人:马夫。
早朝珂:早朝的铃声。
龙钟叟:老态龙钟的人。
腰镰:手持镰刀。
自刈禾:自己收割稻谷。
翻译
地方官员任期刚满正筹备计划,那时您已赢得百姓和谐不用担心仓库粮食短缺,只惊讶于陆地上莲花盛开繁多
宴会上宾客共享长寿酒,马夫提前提醒早朝的铃声
如果有人问我这位老态龙钟的人,就说我亲自挥镰割稻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田间劳作的景象,反映出他对民生和农业生产的关心。开头两句“牧守二期方奉计,末期君已得民和”表明官员经过两次巡视后,终于制定了合适的政策,得到民众的支持与安宁。“不愁米送官仓少,但怪莲开陆地多”则显示他对于粮食的收成不太担忧,却对到处盛开的荷花感到有些惊讶,这些荷花占据了大量土地,可能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
接下来的“座客共沾眉寿酒,厩人预戒早朝珂”描述了一幅欢聚宴饮、准备清晨出发的情景。“诸公若问龙钟叟,为说腰镰自刈禾”则是对一位名叫龙钟叟的人物进行描绘,他亲自动手收割庄稼,显示出一种勤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物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和谐、丰饶的田园生活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农业生产和民生问题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