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
出处:《晚过东园独饮月上乃归》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为爱池亭我独来,且留一饮寄徘徊。
古人渐远寻芳草,明月相看落酒杯。
众醉梦腾喧聒去,孤怀诗借啸歌回。
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
古人渐远寻芳草,明月相看落酒杯。
众醉梦腾喧聒去,孤怀诗借啸歌回。
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
注释
池亭:池塘边的亭子,可能是个休闲或聚会的地方。徘徊:犹豫不决,这里指诗人对是否离开的犹豫。
芳草:象征美好的事物,古人足迹所寻之处。
明月相看:明月与诗人相对,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众醉:众人喝醉,形容场面热闹。
孤怀:孤独的心情,诗人内心的感受。
残荷:秋季凋零的荷花。
迢递:遥远的样子,形容西风的绵长。
翻译
为了爱,我独自来到池亭,暂且停留,借酒表达我的犹豫不决。寻找古人的踪迹,如同寻找芬芳的花草,明月映照下,酒杯中倒映着月影。
众人沉醉于热闹中离去,我则借吟诗啸歌找回内心的宁静。
秋末残荷凋零,晚花稀疏,西风一天天催促着季节的变迁。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种淡远的情怀,描绘了一幅独自赏月的画面。"为爱池亭我独来,且留一饮寄徘徊"表达了诗人对那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而"古人渐远寻芳草,明月相看落酒杯"则是诗人借古人的足迹去追寻那些逝去的美丽,而今夜的明月下,与古人一同享受这份孤独中的美好。接下来两句"众醉梦腾喧聒去,孤怀诗借啸歌回"描绘了诗人在别人纷扰欢乐声中,自己却以诗歌来抒写自己的孤独感受。
最后两句"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季节更替带来的无常感。诗人借由残留的荷花和即将凋谢的秋花,以及不停吹拂而过的西风,抒写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独饮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和孤寂感受的深刻体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红尘,对时间流逝持有淡然态度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