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欲涉方壶,沧溟何太远
出处:《登君山二首 其一》
宋 · 孔武仲
径欲涉方壶,沧溟何太远。
试登君山杪,直望苍梧晚。
寂无纤尘动,迥快千里眼。
胜境真少伦,仙山连禁苑。
试登君山杪,直望苍梧晚。
寂无纤尘动,迥快千里眼。
胜境真少伦,仙山连禁苑。
注释
径:小路。涉:徒步走过。
方壶:方形的仙山。
沧溟:大海。
何:为什么。
太远:非常遥远。
君山:古代湖南岳阳楼附近的山。
杪:树梢或山峰顶部。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南方大山。
晚:傍晚。
寂:寂静。
纤尘:微小的尘埃。
迥快:视野开阔且快速。
千里眼:极目远眺。
胜境:优美的景色。
少伦:罕见,少有。
仙山: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山。
禁苑:皇家园林。
翻译
我想要步行前往那方形的仙山壶口,但大海为何如此遥远。试着登上君山的顶端,直接遥望傍晚时分的苍梧之地。
四周寂静得没有丝毫尘埃浮动,视野开阔,千里之外的景象尽收眼底。
这美妙的景色真是世间罕见,仙山仿佛与皇家园林相连。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景的诗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高远山峰的向往和赞美。
"径欲涉方壶,沧溟何太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跨越天地之间的距离,去触摸那些遥不可及的神秘之处。方壶通常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界或高耸入云的山峰,而沧溟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水域和空间,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强烈渴望。
"试登君山杪,直望苍梧晚。" 这两句是行动与愿景的结合,诗人试图攀登君山之巅,以便一览众山小。在这里,“直望”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坦荡和自由,而“苍梧晚”则营造出一种时间和空间交错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悠长。
"寂无纤尘动,迥快千里眼。" 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种既静谧又开阔的景象。“寂无纤尘动”形容了山中的一片静谧,没有丝毫尘埃和世俗的喧嚣,而“迥快千里眼”则展示了诗人登高望远所获得的心灵视野,宛如能一眼望穿千里的遥远。
"胜境真少伦,仙山连禁苑。" 最后两句是对美好景致的总结和升华。“胜境”指的是绝妙的风光,而“真少伦”则表达了这样的景色在人间的稀有和难得。“仙山连禁苑”则将诗人的所见提升到了一个神秘的层面,仿佛这些山峰不仅美丽,而且与仙界相连,是凡人难以企及的禁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向往高远的个性,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