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中天依日月,茫茫下土奠山川
出处:《朝鲜贫弱时事棘矣慨然有作》
清 · 锡珍
营州逾海地东偏,犹是箕封礼俗传。
赫赫中天依日月,茫茫下土奠山川。
海潮终古无消长,人事于今有变迁。
漫说通商为受命,他时涕出更谁怜。
赫赫中天依日月,茫茫下土奠山川。
海潮终古无消长,人事于今有变迁。
漫说通商为受命,他时涕出更谁怜。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锡珍的《朝鲜贫弱时事棘矣慨然有作》以营州为背景,描绘了该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困境。首句“营州逾海地东偏”点明营州地理位置偏远,靠近大海,暗示其在历史上的边缘地位。次句“犹是箕封礼俗传”提及箕封制度,可能指当地保留的传统习俗,体现了文化的延续性。
接下来,“赫赫中天依日月,茫茫下土奠山川”运用对仗,描绘了天空中的日月和大地的山川,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壮丽,与人间的变迁形成对比。“海潮终古无消长”进一步强调自然规律的不变,而“人事于今有变迁”则揭示了社会人事的变动。
尾联“漫说通商为受命,他时涕出更谁怜”表达了对朝鲜当前贫弱状况的忧虑,认为即使有通商之策,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流露出深深的同情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反映了作者对朝鲜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