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出处:《寄吴元初道录》
宋末元初 · 仇远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桃花:象征美好的春光和短暂的生命。青春:指春季,也可指美好的时光。
玄都:道教传说中的仙都,这里指理想中的仙境。
升斗:形容微小,此处指生活平凡。
舟车:泛指交通工具,象征旅途。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家,以隐居著称。
贺季真:东晋时期的隐士,与陶弘景齐名。
冶城:古代城市,此处代指故乡。
西湖: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人借此表达归隐之意。
翻译
我两次见到桃花盛开的春天,梦境中的仙境玄都似乎隔着重重尘世。长久离家漂泊,我为自己微不足道的生活感到悲哀,频繁地通过书信寄托思念。
你若能像当年的陶弘景那样超脱,我也有朝一日能像贺季真一样归隐。
遥望东边的冶城,心中充满眷恋,但西湖的美景已不再适合我这个迟暮之人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仇远所作,名为《寄吴元初道录》。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而美好的记忆却如同梦中之景,难以触及,充满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游子,对长时间漂泊异乡的感慨,以及通过书信来维系与远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这里,诗人将友人吴元初比喻为唐代的陶弘景,而自己则自比为南北朝时期的贺知章,两人都是文学上颇有建树的人物,这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自身与之相匹配的文学理想。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着虽然身处旅途,但内心始终与朋友和家乡相连。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和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