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出处:《晓行道旁杜鹃花》
宋 · 杨万里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泣露啼红:清晨露水打湿花朵,形容花儿含泪开放。作么生:怎么了,为什么。
偏值:恰好遇到,正逢。
杜鹃声:杜鹃鸟的叫声。
杜鹃口血:杜鹃鸟啼叫时仿佛口中带血。
能多少:有多少,这里比喻杜鹃鸟叫声凄厉。
征人泪滴成:征战在外的士兵的泪水汇集成此。
翻译
清晨的露珠和花朵哭泣,究竟为何如此悲伤?它们开放的时候,偏偏又听见了杜鹃鸟的哀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道边杜鹃花盛开的景象。诗人杨万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泣露啼红作么生"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露珠挂在花瓣上的情状描绘得如同婴儿啼哭一般,既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湿润气息,也传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感觉。
"开时偏值杜鹃声" 一句,则突出了杜鹃花在这清晨中独占风光。杜鹃花在这里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成为听觉上的一种美妙体验。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特别关注和喜爱。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这两句,则是一种情感的深化。这里的“杜鹃口血”是指传说中杜鹃鸟因悲伤而吐血,成为花的故事。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更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通过否定“不是征人泪滴成”,诗人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重和真挚,是无法用简单的眼泪来衡量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怀有深刻情感的情操,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意境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