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居三十载,弊庐何必广
出处:《闲居咏怀集陶二首》
明 · 江源
穷居三十载,弊庐何必广。
依依墟里烟,孟夏草木长。
园林无俗情,虚室绝尘想。
开径望三益,奇文共以赏。
抚已有深怀,洙泗辍微响。
有酒不肯饮,零落同草莽。
依依墟里烟,孟夏草木长。
园林无俗情,虚室绝尘想。
开径望三益,奇文共以赏。
抚已有深怀,洙泗辍微响。
有酒不肯饮,零落同草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源在闲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所见所感。首句“穷居三十载,弊庐何必广”透露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三十年的简朴生活并未使他感到困苦,反而让他更加珍惜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依依墟里烟,孟夏草木长”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孟夏时节,草木茂盛,炊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
“园林无俗情,虚室绝尘想”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他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同清幽的园林一般,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心灵的纯净与高洁。接下来,“开径望三益,奇文共以赏”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共同欣赏那些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追求精神上的共鸣与提升。
“抚已有深怀,洙泗辍微响”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洙泗之水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源头,诗人仿佛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波澜,让心灵得以平静。最后,“有酒不肯饮,零落同草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即使有美酒佳肴,也难以满足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终只能与平凡的自然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