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闻归马驻双轮,又见旌麾动去尘
出处:《送赵大理》
明 · 徐渭
才闻归马驻双轮,又见旌麾动去尘。
廷尉由来须长者,武侯聊借服南人。
昨经湘水洲兰莫,今渡黄河岸草春。
万里波涛随意挽,相逢处处有枯鳞。
廷尉由来须长者,武侯聊借服南人。
昨经湘水洲兰莫,今渡黄河岸草春。
万里波涛随意挽,相逢处处有枯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送赵大理》。诗中描绘了友人赵大理即将远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才闻归马驻双轮,又见旌麾动去尘。”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开篇,归马停驻,双轮静止,与随后旌旗飘动,尘土飞扬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离别在即。
颔联“廷尉由来须长者,武侯聊借服南人。”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能担当重任的长者,同时借用诸葛亮借南人之兵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信任和对此次远行的期待。
颈联“昨经湘水洲兰莫,今渡黄河岸草春。”通过时间的转换,描述了友人从南方到北方的旅程,湘水洲上的兰花未见,而黄河岸边的青草已绿,暗示着友人行程的顺利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尾联“万里波涛随意挽,相逢处处有枯鳞。”以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收束全诗。无论友人走到哪里,都如同被波涛所牵引,充满了未知与希望。最后,诗人以“相逢处处有枯鳞”表达对友人未来相遇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历经磨难终将成功的精神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