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对立著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
出处:《寄题赵仁父两山堂》
宋 · 徐侨
两山对立著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
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
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两山:指代两个对立的山峰。对立:相对而立。
君三: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人。
勿浪参:不要轻易揣测。
静底:静谧之中。
规摹:模仿、学习。
个中涵:其中蕴含的道理。
移文:调动职务。
轻离:轻易离开。
北:北方。
采菊:隐居生活的象征,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孔门:孔子的门徒,儒家学派。
仁者意:仁爱的精神。
虚谈:空洞的谈论,无实际意义的话。
翻译
两座山相对峙着你,山中的意境深远莫测。在宁静中寻找规则和模仿无处不在,忙碌时也能在其中找到事业的内涵。
即使被调职北方,也不会轻易离开,像采菊南山的隐逸生活。
要领悟孔子门徒的仁爱精神,不要空谈风花雪月,要付诸实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所作的《寄题赵仁父两山堂》。诗中,诗人以两山对立的形象开篇,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赵仁父的敬仰和对深邃哲理的思考。"两山对立著君三",暗示了赵仁父的威严与智慧如同两座山峰,令人仰止。接着,诗人强调在忙碌的生活中,赵仁父依然能从静中寻找智慧,他的生活和事业都充满了深意。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进一步描绘了赵仁父即使在繁忙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将生活的艺术和事业的内涵融为一体。诗人提到"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借典故表达赵仁父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赞美了他的超然境界。
最后,诗人以"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收尾,高度评价赵仁父能够理解和实践孔子倡导的仁爱之道,他的生活态度并非空谈,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日常的风月之中。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典故,赞扬了赵仁父的品德和修养,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