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
出处:《岁晚出横门诗》
南北朝 · 庾信
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
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
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
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
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
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
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
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
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末游子登临赏景的画面。开篇“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两句,表达了时间流转与人们对新年的期待,"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则写出了游子的装饰和心境,充满了豪放与自在。
中间的“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日景色,浮桥被冰雪覆盖,几乎看不清楚,而河沙则显得柔软且深不可测,给人一种微妙的情感体验。
接着,“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写出了游子在自然中放松心情的场景,弓和床都是古代的物品,这里用来表现游子的休憩之态。柳树的影子为其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空间。
“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两句则转入了人际交往的情境,智琼和文君都是古代人物的名字,这里借用他们来表达友情的温暖以及音乐带来的愉悦。
最后,“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两句,诗意一转,云雨散去,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那份对未知的探求和期待也随之升起。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变迁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岁末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对于新生的向往,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朋友和美好事物的珍视。